扣除了旅遊的專篇紀錄,還是得有些平日的紀錄
[Opole小鎮]
這真是個可愛到不行的小鎮, 有美麗的歐洲建築, 卻沒有惱人的觀光客(就只有我們吧), 每天九點才天黑, 四點半就天亮了.
上課之餘, 今天還參觀了 City Tower, 發現即便是波蘭這麼一個小鎮, 對於古蹟維護或介紹, 真的很值得學習.
進了這十八世紀建的圓塔,先是一片黑暗才慢慢伴隨聲音及燈光逐步開始解說, 氣氛十足. 上到中間還有個武士(配上投影的臉)彷彿真人般的對你講話, 最後上塔頂前還有投影在牆上的古代武士現場演出一小段當時情況, 怎麼這麼有創意!
而後漫步在舊城區, 簡單豎立一片玻璃, 便呈現出今昔對照的畫面及解說文字, 完全不會破壞環境且毫不違和, 從很多小地方, 真的可以看出他們的用心.
商店裡賣的東西也是簡簡單單, 不如台灣花俏, 很多食物也都比台灣便宜 (餐館裡的雞胸青醬飯+酸湯才不到300台幣), 買東西幾乎不用太多考慮, 真難得在歐洲也能有這樣的生活消費.
(不過為了省錢,大部分時候還是靠這個電湯匙自己煮東西吃)
主要上課的教室樓
July 24
今天到離學校五十分鐘車程外的Lambinowice,參觀Museum of War Prisoners(戰俘博物館)。兩次世界大戰造就了許多被敵軍俘虜的戰俘,此處是德軍處置不同國家數千名戰俘之處。
戰俘營和集中營的環境一樣糟,糧食缺乏、疾病傳染、被迫勞動等,只差沒有被大量處決的最後一步,這些戰俘只能抱持最後一絲等待戰勝的希望活下去。
聽完室內解說,大家一人一台腳踏車,便騎上幾公里去探尋墓園和戰俘營遺跡。第一次在歐洲林間這樣騎車,徐徐涼風加上兩旁風景,頓時間便覺得融入了整個大自然(此處幾乎沒住家),真是特別的體驗。
下午的boat trip就普普,頂著太陽好不容易走了三十分鐘到河邊,搭了一個小時左右的遊河,欣賞兩邊風景再回去,在這裏每天的運動量都好大啊!
[發現歐波蘭]
1.車子會禮讓行人:不誇張, 所有車看到行人過馬路都會主動停下來, 一開始不習慣會自己先停下來, 但會陷入兩邊互等的尷尬狀態, 後來學會過馬路只要勇敢的一直走不要停就對了!
2.中午沒有午休時間: 對方學校國際處約我中午去開會, 才知道他們上班時間大概是從早上八點到下午四點,中午沒有午休, 當然大家還是會簡單吃點東西, 可以這麼早下班真棒!
3.獨特的宗教及語言: 波蘭這國家曾經在地圖上完全消失不見(被左右鄰居吞併), 但由於宗教(天主教)不同於德國(新教)&俄羅斯(東正教), 及超難學的波蘭文, 讓這民族超有特色, 因而得以重新建國獨立.
4.戰爭及共產主義影響: 波蘭在二次戰大中損失的將近四分之一的人口, 現在人口才比1945增加了一百萬人, 今天上課的波蘭教授說, 幾乎每一家都有曾在戰爭中喪命的受害者, 談到1989推翻共產主義前, 除了無旅行自由外, 家家戶戶生活必需品都只能用配給, 他小時候還跟媽媽一起在廣場排隊等領東西的回憶.
5.和大陸老師一起上課: 不懂為什麼常常要問授課教授對大陸的看法, 好像想證明些什麼(明明老師都說他對中國沒有很熟了~), 今天上共產主義更尷尬, 教授說到台灣必然會對大陸這龐大的權力有些懼怕, 大陸人竟回說她不懂有什麼好怕, 一直強調台灣香港和大陸都是同根同源的民族QQ 教授都說對共產主義沒有貶低的意思(只是覺得有它的缺點), 大陸人還一直強調她們幾個都不是共產黨員, 還說大陸也有中國國民黨的存在等等。某次機會跟陸生聊到大陸的社會監控系統,她竟然豪不以為意,覺得那只是用來懲罰那些行為太超過的人(訂了票不出現,占用行李空間等等有道德上的瑕疵,卻又算不上犯罪),只能說他們都被洗腦的很嚴重~
6. 波蘭深知自己不夠強盛, 無法和西歐等先進國家相比, 在世界各強權中也處處找機會斡旋求生存, 這感覺和台灣有點像. 連在電梯遇到的不太會講英文的波蘭伯伯, 聽到我是台灣來的, 竟然還跟我談蔣介石 (不只一次聽到波蘭人提他), 原來這就是他們對台灣的認知阿!
July 31
幫外國學生辦過N次的暑期課程後, 這是第一次自己真正參與國外的summer school.
就像生了小孩才知道當媽媽的辛苦, 辦過才知道別人舉辦活動的辛苦. 雖然波蘭老師偶而會以奇妙的理由取消課程(ex. 幼稚園通知天氣太熱要去接小孩回家, 身體不舒服, 或要讓學生出去旅行?!) 但畢竟願意犧牲暑假假期, 來幫一群不太認真的小孩上課也是個不容易的事. 另外,以歐波蘭這麼一個純樸的小鎮,學校還能想出各式各樣精彩的課外活動(遠或近的博物館/遊湖/野餐/dancing class/city tower等),感覺也是挺用心的了!
不知道是現在大學生太不惜福,或者本來年輕就是愛玩,慢慢課堂出席的人數越來越少,殊不知能在這麼短時間透過老師認識了解歐洲的現狀,是多麼值得珍惜的資源. 除了少數口音較重的老師不易聽懂外,其他八成以上的課我覺得都是超精彩的!!無論是介紹歐洲的宗教/毒品研究/歐盟的擴張與困境/共產及後共產/紀錄片等,這些老師透過親身的經歷及研究,濃縮在一兩個小時課程內介紹歐洲是如何一路走到現在的複雜狀況,無論是鑒古知今,或是單純吸收新知,都讓人覺得收穫滿滿~
只能說, 人總是在離開學校後,才知道當學生的幸福阿!!
在歐波蘭的便利商店,常有些甜點的販賣,但通常沒有很想買,也就沒買過
Aug. 1 [充滿彈性/意外/驚喜的課程的一天]
1. 今天早上突然多了一門副校長開的介紹波蘭課程,看在他去年訪問過我們學校的份上去聽了, 原來波蘭也人有少子化的問題, 應該要歡迎各種移民.
2. 第二堂討論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ism, 台灣其實蠻單一沒太多可講, 只好舉了公投通過同性婚姻的例子, 老師聽了很驚訝的樣子.
3. 第三堂...恩..沒有任何原因的...老師就是沒有出現...等了半小時只好各自解散.
4. 傍晚的文化之夜蠻有趣的, 原來活動也可以這樣辦(由各國學生自組特色攤位,有教毛筆的、教做花圈的、做別針的、做手工藝的、還有這個土耳其咖啡算命的). 其中土耳其同學的攤位是介紹土耳其咖啡及喝完後的算命, 感覺頗神準. 她說我最近遭很多人忌妒(咖啡渣出現很多像眼睛的樣子),有很多不好的能量要化除~~~這...是在說我FB波太多東西了嗎QQ 算命前還用一個硬幣要我許願,還好她說願望會成功, 因為我許的願, 是希望能平安回到台灣@@
\
遇到在這教中文的台灣老師, 也跟活動承辦聊了一會(原來她也是三年前從烏克蘭移民過來), 聽起來這裡很想招國際學生, 歡迎大家可以考慮來這留學XD
Aug. 4 歐波蘭-柏林
第一次搭巴士夜車, 十二點上車到早上六點抵達, 想當然耳當然是睡不好.雙層巴士滿滿的人,兩個司機輪流開, 中間每停一站就會至少醒來一次, 就這樣晃啊晃到了柏林 (倒是沒有想像中不安全的問題).
在開始明天的第二階段課程之前, 大夥兒趁空自己先在柏林觀光了一天. 20年前首度到歐洲旅遊時來過, 那時不太懂事,既沒做功課也不懂要看什麼, 凡事有了經驗還是很不同.
一早先去了柏林圍牆紀念園區及附近的二手市場, 中午參加了導覽解說, 下午則跑到柏林啤酒節湊熱鬧. 有幾個強烈感受:
1.物價: 德國直接是波瀾的四倍起跳(一瓶1500ML礦泉水在波蘭只要台幣18元, 在柏林一瓶500ML就要台幣50元以上), 隨便吃個麵包夾火腿就要台幣200元(5歐),原本在波蘭感覺自己很有錢, 一到德國就覺得便超窮的QQ
2.環境很複雜:柏林畢竟是一線的世界級都市, 各色人種各樣菁英痞子都有, 地鐵上也常有乞討者, 真是亂嚇人的
3.英文: 一般遇到的人都能用英文對話, 比波蘭強多了, 許多科技的呈現自然也是一流的
今天才跟同學討論, 怎麼這次在歐洲不管去那兒(波蘭.捷克.德國等), 唯一共同點都在參觀與戰爭/猶太人/共產有關的議題, 一方面可能跟課程相關所以比較敏感(?), 一方面是中東歐地區畢竟是才剛從戰爭後的廢墟重新建立(1945), 又剛從共產瓦解後邁向民主及自由經濟(1990), 他們本身就像部活歷史般的正不斷開拓新的局勢, 但也不斷檢討及避免上個世紀發生的慘劇. 如此先進卻又兼容並蓄, 果然還是很吸引人的
Aug 5 [柏林異地教學]
柏林圍牆修建於1961年,造成了許多親友相隔的悲劇,要結婚的新娘為了讓父母可以參加,特地到圍牆旁邊舉辦,也有很多發揮創意逃脫的故事(爬繩索,用滑翔翼過去東德救弟弟回西德,從建築物跳下而西德人民在下面用床單接住之類), 最戲劇性的是1989年當東德反抗情勢幾乎已經不可抑制時,受訪的東德官員被問及何時可以開放時,他從稿子中翻不到答案,一時情急回答了Immediately, 導致數以萬計的市民走上街頭拆毀圍牆, 整個德國陷入極度興奮狀態, 而後終於統一.
柏林市中心有個猶太人紀念碑,完成於2000年,是由一堆大大小小的混泥土石碑構成,乍看不怎麼樣,但老師引導大家試著去發想可能代表的意義,越思考越覺得其實這些石碑很有意思,它以一種極低調的方式提醒著德國人這六百萬猶太人的損歿(ex.灰色代表悲情,高低代表年紀,整齊代表組織性的屠殺等),是一個歷史上不可抹滅必須謹記的教訓,比單一人像或紀念碑有意義多了.
布蘭登堡門前, 巧遇一個幾近全裸男子,好像是在抗議政治上的某個議題,鮮活地成為柏林極自由氣氛的藝術代表.老師在解說完後,讓大家分組行動去尋找能夠代表歐洲社會的物品...恩..這種沒標準答案的最難啦!
Aug 6 [Trier D1]
歷經12個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的車程, 抵達位於德國西南部的小城特里爾Trier,這裡不但是德國最古老的城鎮, 還是思想家馬克思的出生地. 受到小時反共思想的洗腦,馬克思主義在台灣很少人認識,但他其實是個偉大的哲學思想家, 1849年受到恩格斯的資助搬到倫敦持續寫作, 構建關於社會經濟活動的理論。他預言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存在的矛盾,將會由工人階級奪取政治權力而終結,最終建立工人自由人聯合體所管理、形成無任何階級制度的共產主義社會. 馬克思被廣泛認為是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,並且對世界政治及學術思想產生重大影響. 我們參觀了他的故居及博物館,學生還買了特別的紀念品--價值0元的馬克思頭像歐幣(充滿矛盾的象徵,因為他是不支持使用貨幣者).
而後上完當代美術課後,老師介紹當地出Mosel Valley出產的白酒頗負盛名,還介紹說城區中央廣場就可品嘗到,當地人很多下班就會去喝一杯, 後來乾脆一起走去喝,還一起吃了晚餐,終於有機聊到一些比較生活的話題. 其中主辦的老師算是比較了解台灣及目前兩岸三地的情勢,提到華為/新疆/信用評等大陸恐怖的措施,結論竟說:Taiwan is the best part of China.聽完真是有點三條線,只好跟他澄清Taiwan is not a part of China. 他澄清理解台灣文化上是屬於大中華,政治體不同,我都不知道是我太敏感還是外國人太天真.總之,晚上喝了兩杯好喝的白酒,回宿舍梳洗完就倒頭大睡了.
Aug 7 [Trier+Luxembourg]
一早先上了堂總結歐洲社會觀察的課,順勢之下問了波蘭大學畢業生的薪水, 雖然因城市/學歷/產業而異,但老師提到了個數字(約台幣16000-24000元),還說有20年年資銀行業大概新台幣32000-40000元,難怪我們在波蘭都覺得自己很有錢可以亂花=_=
之後坐火車到一小時之外的盧森堡參觀當代美術館,一樣要找一幅自己最喜歡的作品,好像從沒這麼認真逛過美術館(但還是好難,現代美術已經無關美醜,要懂創作者的訴求才知道作品在做啥...), 之後就自由行動.想說盧森堡小小的就沒做啥攻略, 沒想到沒有期待反而能有更好的收穫.
從維基百科了解到盧森堡擁有全球最高的人均GDP,官方語言為法語、德語、盧森堡語,小學低年級用盧森堡語授課(僅口語無文字),高年級開始用德語講習,中學開始再轉化成法語,熟練掌握這三門語言是當地中學畢業的必要條件,這導致了半數的中學生都拿不到畢業文憑 (何苦這樣為難學生!!) 自己邊走邊找景點(google map真是太強大了), 一開始誤入一間新教教堂,被引導到地下室看了一堆骷顱頭XD (在歐洲看了好多墓園,好像也是一種學習接受死亡的教育). 盧森堡市中心被河谷切成上城和下城區, 高低差造就了綠意盎然的綠地,一個世界級的金融中心竟能在市中心就可健行爬山, 難怪很多網誌都形容盧森堡像森林之國. 從高處俯瞰谷波上的灰屋頂建築, 也是種憂鬱的美,沒想到這兒風景也挺美的.
走到了盧森堡地下要塞 (Casemates du Bock),看在被列為聯合國世界遺產的份上就買門票(7歐)進去了.該國由於地理戰略位置重要,因而花了數世紀修建了這座碉堡, 這些通道深達岩石內部約有40公尺,通道內部不但可容納數千名士兵和馬匹,同時也設有工作室、廚房、麵包店和屠宰場等設施,範圍之龐大、通道之複雜,猶如一座迷宮般. 一些碉堡也還保留了槍砲台,不難想像當初捍衛外敵的狀態. 上上下下走完全部腳都軟了,便搭火車回德國的家了.(又是超過兩萬步的一天)
盧森堡以其昂貴物價聞名,火車上似乎不少通勤族也住在Trier, 每天上班都要跨境也真是奇妙的事.
Aug 8 Trier
天氣好的歐洲, 怎麼拍都美
但也不用太過羨慕, 也就只有春夏這幾個月能夠如此繽紛美麗, 秋冬的寒冷及白晝之短暫, 恐怕會讓日子很難熬...
Last day at Trier
早上上完有點無言的最後一堂課,下午征服了每天挑望遠山上的雕像, 看了美麗的市景, 終於準備要款包回家了~
1. 大家分享歐洲見聞(享受生活/自由/尊重等), 歐洲學生聽完才知道自己住的地方這麼好,果然人性都是別人家的比較好
2. 當背包客真的很克難, 吃喝拉撒都只能很簡約,每天風吹雨淋日曬+走超級多路,這種事只能趁年輕有體力+沒小孩在身邊才做得出來
3. 歐洲人重獨立,來這沒人把你當客人照顧,什麼都要自己來,所有東西都使用者付費(ex.廁所),沒有在客氣的, 好幾次誤以為學校會幫忙處理的事情,到最後一刻都發現還是只能靠自己, 也是一種文化新體驗吧
4. 有的學生很優秀,但也有些很會抱怨(通常也是最不珍惜資源的人),實在很好奇怎樣的父母家庭可以造就這樣不同的孩子
5. 所謂懂得享受生活,某種程度上來說,似乎是要懂得更多不同層面/領域的知識,才有機會達到(ex.品酒)